当前位置:别云间>女生耽美>直播和古人一起读史书> 第 97 章 僖公五年(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97 章 僖公五年(2)(1 / 2)

【关于郑国其实还有另外一件事要说。前文说到的陈国辕涛涂因为陈国跟齐国认错而被放了回去,然而之前想哄骗齐国从海边走的时候,明明他是和郑国的申侯说好为了各自的国家,结果申侯转头把他卖给了齐桓公。】

【这怎么能不让辕涛涂耿耿于怀,所以他也要开始搞事了。申侯因为卖他得到了齐桓公封给他的虎牢,虎牢这块地既然郑文公给的时候就八成不甘不愿,想要挑拨自然很容易。】

【于是他先劝申侯把这块霸主所赐的城邑重修一下以示荣耀,然后又主动去请其他诸侯帮忙修筑这座城池。接着扭头就去跟郑文公说,申侯在这大兴土木肯定是琢磨着要背叛您嘞。用脚趾头想都想得到郑文公肯定不高兴了,虽然暂时还没有爆发,但迟早的事。】

【好,插播完毕镜头重新转向晋国。晋国上次跟虞国借道伐虢的时候,送上了美玉和宝马。这才没过两年,晋国又来借道了。宫之奇上次谏言没被采纳,但是他含辛茹苦,苦口婆心,还想再抢救一下,于是也又来谏言了。】

【正是在这次谏言中出现了那个著名典故。他说,虢国是虞国的外部屏障;虢国如果灭亡了,虞国也会跟着灭亡的。不能让晋国的野心扩张,不能忽视晋国的军队。让他们借道一次已经很过分了,怎么还能有第二次呢?】

【谚语说过,辅和车是共同存在的,没了嘴唇牙齿也会感到寒意,这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喏,唇亡齿寒来了,顺便解释一下辅是什么东西,大概就是一辆车它车板的左右总要有什么东西挡着,就是挡着的那部分。】

【宫之奇的谏言这次已经很形象了,谁听到唇亡齿寒不能意会啊,然而虞国国君不听,他依然振振有词。他说,晋国和我同宗,怎么会害我呢?】

【说得好啊,那虢国和晋国也是同宗啊,晋国为什么要伐他们呢?如果要论亲疏的话,晋国的始封之君是周武王之子,虢国的始封之君是周文王的兄弟,虞国的始封之君是周文王伯父的后代,怎么看都是虢国和晋国血缘更近一点吧?】

【宫之奇都听了这么不靠谱的理由了,还要不死心继续劝,他说太伯和虞仲是太王之昭,太伯没有留在太王身边,所以不能做嗣子;虢仲和虢叔是王季之穆,又做了文王的卿士,为王室尽忠,又有盟誓。虢国都要灭了,何况是虞国?】

【这段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虢国和虞国相比其实虢国地位更重要这件事。这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做昭穆制度,大概就是墓葬和庙次的排序。除了始祖位于正中,自始祖之下,左昭右穆。】

【这个制度意味着父子二人永远不会在同一侧,而始祖之下的奇数代位于始祖之左,就是始祖之昭;偶数代位于始祖之右,就是始祖之穆,永远左右左右依次排列。】

【在大致理解了昭穆制度之后,我们回到宫之奇的这段话。太伯和虞仲就是前面士蔿劝申生跑路的时候提到过的,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和次子。由于幼子季历育有圣子昌,所以

吴太伯和虞仲主动跑路了,尽管他们似乎更有继承权。】

【周人的始祖是后稷。古公亶父是后稷的十二代孙,所以是穆,而太伯和虞仲是第十三代孙。他们是周太王的儿L子,所以是太王之昭。虢仲和虢叔是王季的儿L子,王季即是季历,季历是十三代孙,虢仲和虢叔就是十四代,王季之穆。】

【晋国始祖唐叔虞是季历的儿L子文王昌的孙子,而虞国是虞仲的后代。也就是说晋国和虞国要追到周太王那一代才是同一个祖宗,但是晋国和虢国只需要追到王季那一代就是一个祖宗了。】

【这也就算了,吴太伯和虞仲当年离开了权力中枢,吴太伯都直接去南蛮之地当头子了,根本没有跟在父亲身边,更没有继承父亲的事业。而虢仲和虢叔是周文王的左右手,一直在为王室做事。宫之奇这就是在说,怎么看都是虞国更没有情分啊!】

【然后他又继续劝,哪怕是看情分,虞国难道能比晋献公的曾祖父曲沃桓叔、祖父曲沃庄伯的关系更近吗?他们之间是真的有情分的,曲沃桓叔和曲沃庄伯的儿L子们又有什么罪过呢?却全都被杀了,不就仅仅是因为让晋献公感到受威胁了吗?】

【亲人都能因为曾经太过受宠,让晋献公觉得势大有所逼迫,从而把他们全都害死,何况其他国家呢?】

【对对对,晋献公连亲儿L子都杀了,桓、庄之族算什么,你虞国和虢国又算什么?同宗是什么东西,能吃吗?这哥们有名有姓的儿L子甚至全是姬出,同姓不婚又是什么东西?同时代的这些人实在是太没有看穿晋献公了,妥妥的枭雄。】

小白叹道:“未能与晋公一争,当真无趣。世人尽皆虚伪,寡人亦是如此,晋公真乃奇人耶。”

“你借王命行事,自是不可弃德行于不顾。”诡诸不屑道,“我曲沃一脉最初便已得位不正,又何必顾忌什么虚名。”

“此言差矣。”熊恽打断他的话,“晋侯重耳可是再在乎名声不过,可惜吾年老,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