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销售(1 / 3)

时间不等人,天刚亮,陆穗就抱着那几批新来的布料叩开了范举人的家门。

“范公子,你的衣裳做好了,我第一时间就给你送来了。”按照现代拿外卖的习惯,陆穗料到范举人必定接了衣服就会关门,于是边递衣服边用身子卡在门缝里。

“有些渴,可否讨杯茶喝?”陆穗脸上挂着露八齿的标准笑容。

“进来吧,请便。”范举人在院子的石桌前坐下,他用目光扫了扫桌上的茶具,继续看书。

“多谢、多谢。”陆穗边假装喝茶边打量着范举人。

这范举人俨然已经把老式长衫当做校服了,天天穿、月月穿、年年穿,长衫都洗得发白了,又由于长期研墨写字,长衫的袖子染了墨迹,还磨了不少细微的口子。

陆穗看着那批新来的布料,不是红得夺目,就是绿得心慌,再是黄得刺眼。要让书呆子买花衣裳,如同让和尚买梳子。

可是!陆穗不能眼见自己这颗商业界冉冉升起的巨星被扼杀在摇篮里,于是她悄悄绕到范举人身后。

此时范举人正合上书,闭眼背诵,正当他背不出来,把书紧紧攥在手里一筹莫展时,耳边飘来一个声音:“居其所……”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范举人喜出望外,“我背出来了!”

“同学,还是不熟。”陆穗摇头,“考试的时候万一就是填这一句呢?”

范举人看了一眼自己握在手里的书,诧异地问倚靠在石桌边的陆穗:“你会?”

“我好歹也是受过孔夫子熏陶的人。”成君中学校园内就有一座巨大的孔子像,每年教师入职和百日誓师都要到孔子像下宣誓。

范举人道:“那我再考考你。不愤不启……”

陆穗答:“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范举人问:“知者不惑……”

陆穗接:“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范举人又问:“质胜……”

陆穗脱口而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

范举人不信邪:“看来姑娘对《论语》有些研究,若我拿出这本书,阁下又该如何应对呢?”

陆穗见着他手里的《中庸》,潇洒转身,掀袍坐下:“问。”

范举人随手翻了一页:“日月得天而能久照……”

陆穗接:“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范举人:“中庸之道……”

陆穗:“处事公正,不偏不倚,无过之无不及。[2]”

几个回合下来,陆穗悠闲喝茶,范举人汗流浃背。

“姑娘真才学,在下失敬。”范举人拱手道。

“哪里哪里,只是比你会背书罢了。”陆穗本硕都是文学专业,不会背书早就没得混了。后来她当老师时,每次备课总是很全面,她要求学生背书的同时,也要求自己能背下来,而且她不愿照本宣科,每教一课,总是会扩展许多知识,久而久之,她对语文课本上提到的“四书五经”了解自然更深更广。

“请姑娘传授在下一些背书的技法。”范举人虚心求教,亲自给陆穗沏茶。

“很简单,记好笔记。”陆穗喝了口茶,“第一理解法,你不能死记硬背,你得知道其中含义;第二逻辑法,理解不了的内容,你要结合上下文去寻找语句之间的联系;第三想象法,你要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去构想文人描述的场景和意境;第四现实法,艺术来源于生活,你要把这些大道理和你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尝试把自己代入进去……”

范举人拿着小本本记个不停,末了,意犹未尽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第五——”陆穗故作神秘地停下来。

“还有第五?姑娘当真是人才,请讲!”

“第五玄学法。”陆穗指了指她带来的布匹。这才是今日的重头戏。

范举人闻所未闻,盯着那些花花绿绿的布匹不明所以。陆穗接着道:“我说的玄学就相当于一种心理暗示。我且问你,你每次赶考前可会去寺庙烧香祈福?”

“必然。我年年都会去,心诚如斯,文曲星看在眼里。”范举人道。

“这就对了,这便算一种玄学。你学也学了,拜也拜了,可年年总缺些火候,不止是技巧上差点,玄学上也差点。”

范举人刚学了些技法,现在他又虚心请教起玄学来。

陆穗好歹是有三年高考送考经验的老油条,她拍了拍那些布匹:“会试三天,头一天当穿大红,寓意‘开门红、鸿(红)运当头’,红衣去红衣归,最后你必将披红袍高中;第二日当着绿色,有‘如履(绿lü)平地,赶考顺利’之意;第三日穿黄色,象征‘飞黄腾达,前途无量’啊!”

“买!买!买!这三种颜色各给我裁一身衣裳!”范举人被陆穗说得鬼迷心窍,两眼发昏。

“好嘞!不过赶考穿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