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其他类型>旧日音乐家> 第五乐章 天使告诉我(6):Zarathustra(二合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乐章 天使告诉我(6):Zarathustra(二合一)(3 / 3)

四乐章的乐队部分,在范宁笔下已经初具雏形。

它的开头完全是《唤醒之诗引子中的一段复现——“神秘动机”:低沉的弦乐声从四面八方涌现,阴郁晦暗的柱式和弦,连接起沉闷而迟缓的同音起伏,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旋律,陌生、可怖、怪异,如遮挡神秘物质的帷幕轻纱。

这是由范宁所定义的,第四乐章中“黑夜”的整体基调。

曾经在第一乐章,它代表着“无生命的物质”,或指“进入门扉之前的人”。

现在来看,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的场景了。

但接下来它的发展,是人声。

这是范宁实现意境飞跃的关键手段,“进入门扉之前的人”变成了“领会神性之前的灵”——它们是位居辉塔不同高度的不同现象,但本质存在某种共通之处:皆为“新我”与“旧我”的分离。

“文本,关于尼采的文本”范宁回到第一页篇头,运笔写下“非常慢、神秘地”的表情术语,然后凝视着那行留给女声独唱的声部。

“写人声自然要确定音域,我的夜莺小姐是一位极好的女高音,不过音域要与文本所表达的意境相匹。”

“《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论道德的谱系《曙光《漫游者及其影子其实在尼采的众多着作中,如果单从论及‘酒神’与‘日神’哲学的角度考虑,从《悲剧的诞生中选择文本是最直接的”

“但我的《第三交响曲主旨是辉塔结构,是攀升路径,是六重门扉,是指出‘升得更高’的道路‘酒神’和‘日神’不过是叙事素材而非本质,若采用《悲剧的诞生作文本,有造成主旨偏移的风险,或使未来的听众无法准确领会我的意图”

“其实论及‘升得更高’,尼采的另外一个哲学概念与其更加吻合——”范宁颅内无穷无尽的灵感火花在爆裂攒射。

“超人!”

“超人的定义,在学术观点中有很多种解释,有道德上的定义,有力量上的定义,还有自由意志、数理逻辑或苦难与欢乐的关系但在我这里都不重要,我所想要表达的是,‘超人’并不是一个‘状态’,而是一种‘动态’!‘超人’不存于抵达的‘目的’,而只存于战胜的‘过程’!”

“从《唤醒之诗中暴力与田园诗的粗野并置,再到花儿、动物和人类所告诉我的对立与相容‘有’的诞生战胜了‘无’的空白,然后‘高级’的对立又战胜了‘低级’的对立,这就是‘超人’,这就是‘升得更高’,是《第三交响曲中最根本的主旨!”

“那么,到底该选用何种着作,来表达人世中关于黑夜的深沉与渴慕,答桉就昭然若揭了——”范宁口中低声喃喃自语出一个德语词组。

“alpraczarattra”《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