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玄幻魔法>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第四百九十四章你办事,我放心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四章你办事,我放心(1 / 2)

冤句县。

曹操伫立城头,眺望远方,眉眼间带着一抹忧色。

在成武与张邈商定完之后,他便率军西进,三日前进驻了此城。

冤句县是济阴郡最西边的小县,但地理位置却极其重要。

因为它比邻济水,往南不到十里,便是济水河畔。

之所以在这里驻军,曹操有着自己的考量。

他知道,张恒肯定已经开始了行动。

从陈留往济阴进发,只有两条路线。

其一是往北过长垣县向东,进抵煮枣城,再向定陶发起进攻。

其二,便是径直往东,过济阳进抵济水。而过了济水,便是曹操所在的冤句城。

这两条路各有优劣,但曹操却敏锐地察觉出,张恒不可能走煮枣城那条路。

因为那样太浪费时间。

就在他出发不久,北边传来了袁绍援军的消息。一路被阻挡在济北,另一路却是无比顺畅,直插兖州腹地。

他能知道这个消息,就代表张恒肯定也能知道。

既如此,速战速决就成了敌军的最大的期望。毕竟要是袁绍大军抵达,敌军之前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再者,煮枣城那条路虽然不用横渡济水,但煮枣城本身就是一座坚城,里面根本没有多少百姓,单纯为了军事而建立,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张恒兵力不多,肯定会来进攻相对容易一些的冤句城。

至于最后一点嘛,则是曹操的私心。

虽说他是主动向张恒出击,但却在济阴郡边上停了下来,短时间内根本没有进入陈留的打算。

究其原因,还是他心中对张恒的忌惮。

尽管他知道,张恒手中的兵马肯定没有自己多,但心中还是忍不住有些发毛,甚至夹杂着一丝淡淡的恐惧。

毕竟张恒的手段,去年对战董卓时,他可见得太多了。

所以曹操进驻冤句之后,立刻命曹仁率领两万大军出城,在济水渡口处安营扎寨,阻挡张恒东进。

任你有鬼神莫测之计谋,只要想东进,就必须要渡过济水。

曹操的想法很简单,先拦住张恒,稳住局势,再徐徐图之。

在袁绍大军即将抵达的情况下,时间上对自己是有利的。

尽管如此,他依旧不敢放松警惕,每日都要亲自登上城头,巡视一圈才肯安心。

那么被曹操心心念念的张恒在哪呢?

答案是济水南岸!

从陈留出发之后,张恒命高顺与韩浩为先锋,不过三四日的时间,便抵达了济阳县。

之后大军继续出发,进抵济水河畔。

就在高顺即将要安营扎寨时,却忽然收到张恒的命令——退后五里扎营,绝不可使对岸的敌军察觉。

初接到军令时,高顺还大惑不解。

长史如何知道对岸有敌军?

不多时,探骑回来禀报,言对岸有数座大营,敌军数量应该不会少于两万人。

“长史果然神机妙算!”

高顺听罢,当即长叹一声,赶紧率军后退数里扎营。

由于不知内情,高顺生怕破坏了张恒的计划,也不敢再派人查看。只是命士卒在周围砍伐树木,造作鹿角,以防敌军忽然来攻。

仓促一瞥间,对面的曹仁自然无法察觉异常。

第二日,张恒率大军抵达。

高顺出去迎接时,却只见到了赵云。

双方见礼之后,高顺不禁好奇道:“赵将军,长史何在?”

赵云答道:“长史先走一步,前往河边观察地形去了。”

观察地形?

河边地形有什么好观察的!

高顺满心不解,却也只能压在心中。

赵云将兵马安置妥当后,带着数百亲兵,与高顺一同前往了济水之畔。

而此时的张恒,正站在河边负手而立,望着流淌而过的河水,已然陷入了沉思。

赵云和高顺见状,也不敢上前打扰,只是牵着马走了上来。

张恒选的地方很有意思,河对方一片荒芜,甚至连条路也没有,与曹仁的大营相隔甚远。

且此处河水足有两三百丈宽,显然不是个渡河的好地方。

半晌之后,张恒忽然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不好办啊!”

一旁的贾诩也跟着点了点头。

“的确不好办。”

听二人如打哑谜一般的对话,赵云和高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脸上的迷茫。

这俩人在说啥?

想了想,高顺还是走上前去,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长史,您是如何猜到河对岸有敌军的?”

张恒眉头一挑,“如此简单的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