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玄幻魔法>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第四百七十一章沟子文学集大成者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一章沟子文学集大成者(1 / 3)

战争中,任何一个变数,都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堪称牵一发而动全身。

刘岱刚刚大败而困守孤城,孔伷就立刻遭到了曹操的袭杀。

同样的,王匡也会顺势做出反应。

张恒知道王匡会进攻,却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不过也好,那就验一验他的成色吧。

“来了多少人马?”

张恒向那名探骑问道。

“具体数目不知,但应该不会少于一万五千人!”

听到这个数字,张恒微微点了点头。

看来校事府在贾诩手上发展的不错,这么短的时间内,居然能将敌军数目确定在四位数以内。

王匡手中拢共不到三万人,这下直接拉出来一大半,倒也有些棘手。

沉思片刻后,张恒一挥袖笑道:“走,且去看看王公节军容如何!”

约莫三刻钟后,张恒登上了平丘南门城头,眺望着远方升腾而起的烟尘。

陈留地处中原,四周并无山川险阻,城南也只有一条济水,城外的临济亭便是因此而得名。

虽然是一条河,但济水整体并不宽广,狭窄处只十数丈而已。

再加上最近一个多月都没下过雨,是以济水水位下降,渡河便轻而易举。

其实王匡刚一率军渡河时,就被校事府发现了。只是人数太少,并不敢上前阻拦,便赶紧反身向张恒汇报情况。

等到张恒率军登上城楼时,王匡早已渡过了济水,整列队伍,向着平丘杀了过来。

随着烟尘越来越大,马蹄声与脚步声也越来越近,张恒总算看清了王匡军的阵容。

“观王匡之军容,虽然谈不上精锐,却也并不羸弱。”

片刻后,张恒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贾诩笑道:“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士卒只要操练数月,便能有模有样。只是……不曾见血,终究是虚有其表,长史勿虑。”

世间事便是如此,无论军队还是制度,初时只是个草台班子。

在历经一次次挫折磨合之后,还能存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精华。

关东的这些诸侯,本来都是世家子弟,虽说饱读了诗书,但对于统兵征战,却是一窍不通。

招募了士卒,制造了兵刃,拉起了队伍,就能发挥出战斗力了?

没经过战火的洗礼,也就比无序的黄巾军强一些而已。

“此言是也,只是咱们的兵马终究少了些,敌我悬殊甚大,文和可有良策?”张恒扭头问道。

闻言,贾诩沉思片刻,这才拱手道:“下官斗胆一问,长史是要固守城池,还是要破敌制胜,亦或是……全歼敌军!”

没错,贾诩的最后一句话,用了肯定的语气。

而张恒的回答同样非常肯定,“战事已起,自然要尽可能多杀伤敌军。”

“敌我兵力悬殊,即便加上子龙将军的一万大军,亦难改大势。若想大胜,则必须要用些手段。”

“文和可详细说说。”张恒笑道。

贾诩淡淡一笑道,“凡以弱胜强者,必先骄敌之心,再出其不意,下官请长史先示敌以弱。”

张恒大概明白了贾诩的打算,当即点了点头。

“好,就这么办吧。”

“遵命!”

这时,高顺大步走了上来,对张恒重重一抱拳。

“长史,大军已布置完毕!”

作为统兵将领,得知王匡率军袭来之时,高顺第一时间便开始布置城防事宜。

高顺性情沉默,行事却无比认真。

做个不恰当的类比,他的性格大概介乎于关羽与赵云之间。既有关羽的刚猛,又有赵云的谨慎。

张恒赶到城头之时,高顺已经完成了防线的布置,甚至又巡视了一遍城防,见没有任何疏漏之处,才冲过来向张恒汇报情况。

“敌军大概一万五千人,公义可有守城的把握?”张恒向高顺问道。

高顺没有任何犹豫,立刻答道:“若敌军全力攻城,坚守十日不成问题。”

“那十日之后呢?”张恒继续问道。

“十日之后……末将与城池共存亡!”

张恒笑了,“倒是无需如此极端,且守着吧,咱们的贾先生已有破敌之策,且看他手段便是。”

“遵命!”

高顺抱拳应了一声,又开口劝道:“长史,稍时战事一起,城头便无比危险。末将恳请长史先行回城,坐看末将破敌便是!”

相较于这一战的胜败,高顺更看重张恒的安危。

闻言,一旁的贾诩眼珠子一转,连忙拱手笑道:“高将军所言甚是,下官也恳请长史坐镇城中。”

张恒却笑着摇了摇头,“敌军还没到,急什么,且看看再说。”

高顺和贾诩欲言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