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玄幻魔法>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第三百七十四章赶紧来收人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四章赶紧来收人头(1 / 2)

对于毒杀刘辩这件事,年轻时候的贾诩或许会有所顾忌。
但此时人到中年,他经历过太多风霜雪雨,早就无所谓了。
莫说刘辩,就算是当今天子,贾诩也不在乎。
都是人,撇开皇帝身上那层强加上去的光环,刘协也不过是个孩子。
可到临下手的时候,贾诩却犹豫了。
这当然不是他良心发现,而是他怕了。
俗世纷扰,能看透者又有几人?
他相信张恒不会在意,但干完这一票之后,自己可是要投奔徐州的。
从刘备之前的行事风格来看,怕是会对自己不喜。
就算刘备不怪罪,他麾下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呢?
将来旧事重提,自己只怕还是要吃亏。
毒杀废帝的罪名太大,贾诩不想背负。
正如吕布要干死董卓一样,贾诩也怕被翻后账。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找个背锅的了。
偏好吕布这时候凑了上来,贾诩也就顺水推舟,将这口锅亲手给他背了上去。
能被陈宫和贾诩同时选为工具人,只能说吕布还是有他独到的地方。
一位王当然不算什么,但弘农王可不一样,他毕竟当过天子。
刘辩一死,必然天下哗然,朝中的反董浪潮必然达到鼎盛。
到时候自己只需稍微推波助澜,就能置董卓于死地。
事算是办成了一大半,那么剩下的问题也随之浮现。
董卓一死,驻扎雒阳外的两万大军势必要暴动,自己手中的三千人,能压得住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相比陈宫和王允,贾诩思索得更为深远一些。
毕竟前者只是为了杀董卓,而他却还要考虑干掉董卓之后,如何在接下来的乱局中保命。
以贾诩的眼光,当然看得出王允也在算计董卓。
但直到现在他也不确定,王允到底是自发行事,还是背后有人授意。
那人是不是张子毅?
思索片刻之后,贾诩却笑了。
这些烦心事,自己想它做什么,交给张子毅去头疼就是了。
……
在刘辩被毒杀的数日之后,身在陕县的张恒,收到了来自校事府的两封密信。
一封是陈宫的,一封是贾诩的。
两人的书信内容虽然不同,但总结起来却是一个意思——雒阳这边已经差不多了,赶紧过来收人头!
看完信后,张恒大喜。
说实话,近两个月以来,李儒快把他拖成神经病了。
当他以游击战阻挠李儒的时候,自己也就入局了。
剩下的一连串战争,无非是士卒和意志的消耗。
敌强我弱,再加上李儒行事稳健,张恒根本找不出一丝漏洞,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近两个月的消耗下来,李儒那边还好说,作为弱势方的张恒,真的快撑不住了。
而就在三天之前,弘农县已经被张绣攻破。
腹背受敌,局势已然危急到了极点。
若这封信再晚来十天,张恒已经打算跑路了。
好在,终于还是等到了。
张恒深吸一口气,脸色恢复平静,将两封书信投入烛火中焚烧殆尽后,立刻向外面喊道。
“来人,去请皇甫将军!”
不多时,皇甫嵩父子赶到。
“皇甫公,雒阳那边来消息了。”张恒淡笑道。
闻言,皇甫嵩一惊。
“怎么,董贼已经授首?”
张恒摇了摇头,“还没有,不过也已经快了,我得亲自走一趟。”
“如今战事正处低谷,长史身为一军之镇,岂可轻易离开。您若走了,大军由何人统领?”皇甫寿坚连忙劝阻道。
闻言,皇甫嵩立刻瞪了儿子一眼。
怎么,你爹我不会打仗?
“大事为重,若能诛杀董贼,子毅尽可离去!”
张恒笑道:“倒也不急,如今敌军虽然放松了包围,但想出去,还得要点时间。皇甫公,我走之后,大军便不需再与敌军厮杀,一直坚守便可。最多一月时间,我便能诛杀董贼,城外之围自解。”
皇甫嵩点了点头,“坚守一月倒是不成问题,只是一月之后,若是子毅你没能……”
“那就只能听天由命,各谋生路了。”张恒苦笑道。
皇甫嵩:……
这就是你所谓的万全之策?
之前你还信誓旦旦地跟老夫吹牛,说董卓三月之内必死,现在却又说这些丧气话。
张恒解释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此去雒阳,不成功,便成仁。若一月之后还无音讯,便是我已身死,皇甫公也只能自行决断。”
话虽然不好听,但却是实话。
皇甫嵩深吸了一口气,正了正衣冠,对着张恒拱手一礼,破天荒地低下了他那高傲的头颅。
“子毅高义,我大汉社稷,便拜托子毅了。”
张恒拱手回礼,“皇甫公言重了,此乃为臣之本分,此去除贼报国,恒万死不辞!”
话虽如此,但要想从陕县离开,却没那么容易。
再者,计划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再和李儒鏖战已经没意义了。
张恒当即下令,命赵云率军返还。
两日后,赵云率军抵达,对着城外的西凉军再度发起了进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