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玄幻魔法>李辰安宁楚楚全本免费阅读> 第七百九十三章 转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九十三章 转变(1 / 2)

人各有志。人也各有其兴趣。钟离若水对做生意便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兴趣。她竟然在那凉亭中将那些账本看了个通宵!甚至不知道李辰安是何时走的。是睡在了谁的房间里!这便宜了萧包子。萧包子就对两件事感兴趣——耕田!还有就是下面!作为一个半步大宗师,还是晚溪斋的斋主。她丝毫没有闻鸡起舞努力练功早日迈入大宗师这种觉悟。在初尝禁、果之后,萧包子的心思儿成天就在琢磨着这事。回到了归园。夏花终究腼腆,她没有在归园留宿而是回到了夏国公府。钟离若水沉迷在萧包子看来枯燥乏味的账本中似乎忘记了整个世界,似乎也忘记了那头牛!萧包子觉得自己今儿个晚上捡了个大便宜——没人和她争呀!这种机会可会越来越少!一番云雨之后,萧包子心满意足。她侧着身子,一只手撑着下巴,一只手在李辰安的胸前画着圈。一圈又一圈。李辰安就这么默默的看着萧包子那张娇艳欲滴的脸。那张脸如此近。如此熟悉。如此美丽。如此温馨。令自己的心在澎湃之后能够如此的宁静。这是自己上辈子从来没有体会过的。这是老天爷对自己的恩赐,此生定不能辜负了她们。萧包子那双细长的眼含情脉脉的看着李辰安,此刻却忽的问了一句:“那张绣着鸳鸯的白巾……你收在何处”绣着鸳鸯的白巾,就是前些日子沁公主来归园上离塔,看似无心落在李辰安面前那张茶桌上的白巾!李辰安一怔,咧嘴笑了起来。“我见那鸳鸯的绣工很是不错,就收到了袖袋中。”萧包子瞪了李辰安一眼,那只画着圈的手顿了顿,手指头在李辰安的心窝子处戳了戳。她是个聪明的女人。她没有再问李辰安对吴沁意下如何。她问的是:“回到宁国之后……你真要当皇帝呀”这一次李辰安思索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你瞧瞧,现在归园也是我们的家业了。”“这以后,咱们的家业只会越来越大,若我不当皇帝,如何才能守住咱们的这家业”“有钱,没权,其实啥也不是。”“万一朝廷弄个莫须有的罪名,可轻易将我们这偌大的家业给没收,甚至我们还难以落下一个善终。”萧包子不以为意,“就因为这个没有银子咱们还可以去晚归山里过日子呀!”李辰安微微一笑,伸手捋了捋萧包子额间的乱发,说道:“倒不是全因为这个。”“当年从广陵城去京都,是为了见若水。”“其实吧,如果不是因为知晓了若水的身子有问题,或许在那场京都之变之后我还真就会坐在那张龙椅上。”李辰安看着萧包子色眯眯的笑:“我也想权倾天下!”“我也想体会一下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那种神仙般的日子!”萧包子银牙咬着嘴唇,一副极为娇媚的模样,心想这恐怕才是你李辰安的真实想法!她的手又在李辰安的胸前画着圈,娇嗲了一句:“可累不死你这头牛!”说完这句,萧包子忽的又问了一句:“那……就因为若水,你放弃了无数片田……你后悔么”李辰安摇头:“不后悔!”“你瞧瞧,经此一事,现在一切不都变得美好起来了”“我竟然是天下巨富的儿子!”“若水的病得到了彻底治愈。”“我们也修到了同床共枕。”“这对于我而言,便算是走过了一段极为重要的人生旅程,回到宁国之后……”李辰安摸了摸萧包子的脸,“回到宁国之后,就将开启人生的另一段旅程。”“我想试试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我也想试试能不能推动宁国文明的快速发展。”“我其实还是有一点点理想的。”“比如让宁国吏治清廉,百姓富足。”“让宁国的少年都能读书,让宁国的老人皆有所养,让宁国的军队战无不胜等等。”萧包子颇为惊诧的看着李辰安,过了片刻吃吃一笑:“倒是一头有理想的牛!”“只是那样你会更累……你的内力恢复的如何了”这话一出,李辰安忽的感觉到了丹田中那莲台上的火焰的腰又是一直!这邪火陡然就窜了起来。他五肢一僵。萧包子的手一顿,心肝儿砰砰直跳,脸蛋儿如桃花般艳红。这天下第一神功,果然与众不同!但本姑娘喜欢!于是………………天光微开。李辰安并没有觉得疲倦,他依旧早早的就起了床。徜徉在那片梅园中,呼吸着这清晨的清新空气,李辰安并没有练武,而是在思索着回到宁国之后需要做的许多事。他放弃了改变宁国目前的朝廷架构,就像他放弃了那《宪法》一样。太过超前的东西,并不能被当下的环境所接受。文明的进步,它需要一步一步。迈得太快,真的会扯着蛋!莫要说那些官员接受不了,就算是百姓,你明明是为他们好,可他们偏偏也接受不了。千百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了一个国家有一个皇帝,也习惯了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这个皇帝的身上。在民智尚未得到开启,在意识尚未得到进化之前,任何大举动的改变,都没有承载这改变的基础。一切,都需要循序渐进。一切的基础,都是从经济开始!那么赚钱,就是首要。要让老百姓富裕,他们的孩子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老百姓的兜里有了银子,他们才能安居乐业,并自觉的守护这个国家的秩序。要让国家富裕,军队才能得到保障。军人拥有了最好的武器盔甲,有了发自内心的保家卫国之理念,他们才会在疆场上奋勇杀敌。那么国家之经济,当从何处振兴还是工商业!温煮雨贯彻了自己的这一思想,而今宁国的工商业已有了抬头的迹象,手工业者和商人们的积极性也已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