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玄幻魔法>李辰安宁楚楚全本免费阅读> 第百五十章 坦诚?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百五十章 坦诚?(1 / 2)

昭化二十三年正月十二。温煮雨和年承凤二人天光未开就已去了议政殿。许多的官员已经到来,宫里的那些衙门里亮着大红的灯笼或者烛火,虽然安静,但各部的官员们已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忙碌。沉疴太多!需要处理的事务太多!有去岁就报上来的某地受了旱灾或者水灾尚未料理的事。也有某地匪患之事。当然,也有春耕之事,和今科秋闱之事等等。议政殿中,在温煮雨的官署里,此刻门下省门下侍中程靖庭、中书省中书令年承凤、尚书省尚书令齐尧三人正围坐在温煮雨的三方,倒不是商议那些奏折的事,而是和吴国使节谈判之事。温煮雨煮上了一壶茶,程靖庭性子有些急,再加之他原本可是堂堂国公,说话向来便有些直接:“吴国的使团大致还有三天抵达京都!”..“老夫问过你几次了!”“这使团里可有吴国的太子!既然是太子率领的使团,他们所谋恐怕甚大!”“老夫今儿个叫上了他们俩,你必须给老夫一个底,这谈判……该如何去谈!”温煮雨咧嘴一笑,“急了”“这能不急么!”程靖庭瞪大了眼睛,“你将这破事丢给了老夫,这破事明明应该是他齐老头下面的鸿胪寺去谈判的……你弄这么一出算个什么”温煮雨抬眼,“一把年纪了,别急!”“来的是吴国太子又如何”“至于为何将这事交给你门下省……这可不是我的决定!”程靖庭一怔,“那谁的决定”“还能有谁当然是摄政王了。”“……为什么是老夫”“他说,你性子急,你去谈最好。”程靖庭这就弄不明白了。吴国既然派了使团来,此前就已收到了风声,吴国所谋,恐怕就是无涯关的地盘——吴国已在无涯关外的昭华城屯兵八万!宁国正是多事之秋!虽然李辰安将赤焰军派去了无涯关,赤焰军许能抵挡吴国一段时间,但战争这个东西打的终究是国力。偏偏而今的宁国国力最弱。且不说吴国攻陷了无涯关,如果战争一旦陷入焦作,就一定会将宁国给拖入万丈深渊!一方之战就能让宁国耗尽国力。那么如果在这时候其余国家也起兵伐宁……宁国根本就无法抵挡!所以,在程靖庭或者年承凤来,最好的谈判结果就是将无涯关一线割让给吴国。赤焰军后退百里至玉丹河一线。能够守住安南道的大半领土,这已算是最好的结局。这一提议早已提交给了温煮雨,然而他却将之束之高阁,似乎根本就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谈判这种事,往往需要数轮的讨价还价,而后再各退一步达成个最终决议。这需要极好的耐心。那么最有耐心的前齐国公齐尧才应该是最好的人选。可现在温煮雨居然说是摄政王决定的用脾气最不好的程靖庭去和吴国使者谈判……“老夫哪有那种耐心”“老夫很担心一个不好就将吴国的使者给砍了!”程靖庭连连摆手:“摄政王年轻,对老夫没什了解,你温煮雨一把年纪了,怎能跟着摄政王胡闹”水开,温煮雨取了一勺茶放入了茶壶中,这才施施然坐直了身子,笑道:“初时我也不解摄政王之意图,但我在听了摄政王对谈判的主张之后,我也觉得你去谈是最好的……摄政王说尚书省有一大摊子的破事,六部,哪怕是鸿胪寺,也没那精力去和吴国浪费时间。”“你不一样,你去谈能够在最短时间谈出个结果来,也能让吴国使节在最短时间离开,这不是什么坏事。”程靖庭一捋长须,问道:“那摄政王是个什么主张”温煮雨斟茶,淡然说道:“摄政王的主张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程靖庭的手捏着胡须没有再动。年承凤和齐尧已震惊的向了温煮雨。这话的意思当然极为简单,那就是没得谈!李辰安根本就不想和吴国谈!但不谈、不退、不让……“若是吴国翻脸大军入侵,怎么办”温煮雨抬眼,很认真的说道:“摄政王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宁人有傲骨,骨不可断!宁国之疆域……寸土不让!”年承凤极为担忧的说道:“恐怕真会打。”温煮雨微微一笑:“摄政王说,那就打他娘的!”“他还要去吴国!”“我当时也这么问过他。”“他如何回答”“他说,死又如何”“……”…………皇宫,后宫。百花宫。丽贵妃穿着一身素色长袍并没有在锄地。春未至,冬雪已覆盖了大地,当然也覆盖了她的那一畦一畦的花地。今儿个有了这冬日里难得的阳光,她站在了一处梅园之前。她在赏梅。独自一人在着那满园已绽放的红梅。常公公就恭敬的站在她的身后。常公公说当朝内阁首辅温煮雨想要拜见她。理由是想要那一片阿芙蓉盛开的花!这时候那两畦偌大的阿芙蓉花地,莫要说花,连芽儿都还没有。他什么花他当然不是花。那么他前来,便是这两日传来的那些谏官们上书的事。“你去带温先生来……”“本宫就在这赏梅轩等他。”常公公躬身一礼,“奴才遵命!”他退下。丽贵妃嘴角一漾,抬步去了赏梅轩,煮上了一壶茶。没多久,温煮雨至。他走入了赏梅轩,走到了丽贵妃的面前,也躬身一礼,极为尊敬的说了一句:“臣,温煮雨,拜见娘娘!”“请坐!”“谢娘娘。”温煮雨刚落座,丽贵妃忽的问了一句:“梅园的梅,开的可好”温煮雨一怔,“臣有些忙,梅园虽在隔壁,可臣还没过去上一眼。”丽贵妃给温煮雨斟了一杯茶,抬眼,笑道:“可去。”“梅园的梅,比本宫这里的梅虽然要少上一些,但和周遭的建筑景观更配,所以上去更显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