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别云间>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25章 帝党新格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帝党新格局(1 / 2)

原奉圣夫人客巴巴祸乱宫廷,断绝先皇子嗣,判凌迟处死,她的儿子侯国兴处斩,全家流放到辽东给关宁铁骑当奴隶,遇赦不得赦。

家产全部充内帑。

原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魏忠贤,家中成员的爵位一并撤除,发送回河间府老家务农。

有人命官司的多交一份赎罪银,重新授予魏忠贤东厂副掌印太监的职务,家产九成充内帑。

魏忠贤亲信太监,总共有四人。

分别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秉笔太监李永贞、李朝钦、刘若愚。

除刘若愚之外,其余三人跟着魏公公去东厂当差,继续当魏公公的左膀右臂和狗头军师。

家产依魏忠贤例办理。

刘若愚作为文化水平最高的技术人员,阉党的大部分文件都是他起草的,可谓比魏忠贤还要了解魏忠贤的阉党。

为了方便崇祯垂询,继续留在宫中,当他的秉笔太监。

崇祯帝希望刘若愚还能像旧时空一样,还能写出《酌中志》这样的史书。

人才难得,有才的太监也是一样,这一点,崇祯一视同仁,不会动不动就歧视太监,还把“阉宦”挂在嘴边。

当然以上四位太监也是要交出九成家产的。

这四位太监当场就给崇祯跪下了,山呼皇上万岁,对崇祯是感激涕零,说崇祯是尧舜禹汤一样的仁君、圣君。

新时代青年灵魂的崇祯,还有点不好意思,他不太适应这样赤条条的拍马屁。

一天下来,崇祯皇帝快要被夸成神仙了。

真是愧不敢当啊。

哦,差点忘了介绍崇祯这边的亲信太监。

魏忠贤都没事了。

当初帮魏忠贤求情的徐应元也已经免罪,回京赴任了。

说完内廷,接着该说外廷了。

五虎五彪,首当其冲。

他们曾经是魏忠贤的忠犬爱子,现在魏忠贤都是崇祯的忠犬了。

他们自然就是崇祯的犬中犬。

啊,不对。

他们的忠心已经不需要有魏忠贤这个中间商赚差价了。

他们就是崇祯的忠犬,值得崇祯大力维护一下。

君父,君父,就是这样的字面道理。

可惜有的文臣风骨太硬,总想和君父对着干。

前期崇祯是大棒伺候,把他们吓得不轻。

现在是给个甜枣,让他们乐呵乐呵,对崇祯感激涕零。

这种又打又拉的战术,一直在人类的历史上很管用。

正所谓御犬之术矣。

崔呈秀保留左都御史的职务,家产九成充公。

其余五虎五彪和十犬,均照此办理。

他们的官职都是暂领,临时工。

若有人对他们业务能力存在质疑的话,朕随时欢迎有人弹劾他们,只不过弹劾之人要有能力接他们的班,才能弹劾。

至于各地建造的魏忠贤生祠,不准拆毁。

这些生祠,一砖一瓦皆是民脂民膏,应该还之于民。

崇祯皇帝的打算,是这样的。

生祠重新换个学堂牌匾,魏忠贤的雕像,无论是泥塑的还是木雕的,统统削刻两下,改成至圣先师孔子的模样。

看看那些雕像,还是很好改的,一个个挺胸抬头,一大把胡子,那里像一个太监了。

王承恩念到这里,台下又是一片嘈杂,实在是崇祯皇帝的操作太骚了,让人不得不惊讶。

这些年,魏忠贤一直在大明搞个人崇拜那一套,他九千岁就差能上天了。

所以现场的官员并不感到愤怒,只是觉得荒谬绝伦。

这样祠堂就变成学堂了,也算是功德一件。

《三朝要典》不用禁毁,可以去芜存菁,刊登上市,毕竟是东林党的黑历史,崇祯不避讳谁来看。

内阁诸位阁老皆是崇祯的股肱之臣,不许下面什么阿猫阿狗的,随便弹劾。

以后没有真凭实据,不准言官弹劾四品以上大员。

以上就是崇祯处置阉党的手段,有谁赞成?有谁反对?

“当然肯定还有疏漏之处,有的话日后哪位臣工可以提醒朕,朕再做补充。

不过估计也是细枝末节,小小不然了。

好了,朝会结束,国朝养士不易,抓紧点卯上班,干正事去。”

以上就是崇祯的原话,当然需要一些有文化的太监润色一下。

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就这样,天启七年最重要的查办阉党的大案,就被崇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罪大恶极者,只有客氏、顾秉谦、冯铨、孙之獬、李若琳和陆万龄等人,真正处死也就是这几人。

对比另一个时空,崇祯扩大化的打击阉党,罪名等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